4月17日,肇庆市广宁县何楮铭纪念中学200余名学生到访东平镇、阳江核电,“沉浸式”感受核电科技力量,深度体验东平镇丰富的海丝文化、疍家文化等文化意蕴。
四名科普研学乡村讲解员将本地文化与乡村发展故事融入科普研学讲解中,用“乡音乡情”为200余名学生提供生动讲解服务。这是自今年3月启动“核能科普研学乡村讲解员培育计划”以来,经过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乡村讲解员首次“上岗”讲解。
东平镇大澳渔村与阳江核电是近邻,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在大澳渔村的研学实践中,同学们参观了大澳“明清一条街”、大澳商会及银库、渔家风情博物馆,通过《广宁县何楮铭纪念中学海韵探索行动令》,让同学们加入“海韵寻珍计划”,分别在大澳市场、大澳剧场、大澳渔家风情馆、大澳商会旧址、郑和雕像广场收集印章,身临其境回溯流传已久的大澳辉煌,亲身体验东平镇独特的渔家风情旅游文化。
在阳江核电基地,科普讲师首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核科普课程。老师通过浅显易懂、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向同学们讲述核是什么、核电发电原理、核电厂的安全屏障、核能的综合利用等核电知识。
随后,同学们沿着“科普展厅—南防波堤—平堤水库”的研学旅行线路“沉浸式”体验硬核科技力量。在研学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核的基本知识及核电的发电原理,切身感受一字排开六台核电机组的壮阔图景,看到风景秀美、生态环境优美的平堤水库。
此外,本次研学实践还安排学生到阳江核电派驻第一书记所在村允泊村进行实地探访。同学们详细了解了东平镇特产黑骨茶盆景的培育情况及产业发展情况,对阳江核电助力东平镇、允泊村推进乡村振兴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
4月18日,200余名学生前往阳东区十八子“音乐与刀”研学基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继续开展研学。据悉,本次研学实践活动是肇庆市广宁县与阳江市阳东区两地深化教育合作、推动“山海联动”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后续,双方将持续互派研学实践团,以文旅助推两地经济发展。